机器学习系列20丨聚类算法

一.聚类算法简介

1.概念

一种典型的无监督学习算法,主要用于将相似的样本自动归到一个类别中。

在聚类算法中根据样本之间的相似性,将样本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,对于不同的相似度计算方法,会得到不同的聚类结果,常用的相似度计算方法有欧式距离法。

使用不同的聚类准则,产生的聚类结果不同。

2.应用

  • 用户画像,广告推荐,Data Segmentation,搜索引擎的流量推荐,恶意流量识别

  • 基于位置信息的商业推送,新闻聚类,筛选排序

  • 图像分割,降维,识别;离群点检测;信用卡异常消费;发掘相同功能的基因片段

3.聚类算法与分类算法最大的区别

聚类算法是无监督的学习算法,而分类算法属于监督的学习算法。

二.聚类算法API的使用

1.api介绍

  • sklearn.cluster.KMeans(n_clusters=8)

    • 参数:
      • n_clusters:开始的聚类中心数量
      • 整型,缺省值=8,生成的聚类数,即产生的质心(centroids)数。
    • 方法:
      • estimator.fit(x)
      • estimator.predict(x)
      • estimator.fit_predict(x)
      • 计算聚类中心并预测每个样本属于哪个类别,相当于先调用fit(x),然后再调用predict(x)

2.使用

import matplotlib.pyplot as plt
from sklearn.datasets.samples_generator import make_blobs
# 使用k-means进行聚类
from sklearn.cluster import KMeans
# CH方法评估
from sklearn.metrics import calinski_harabaz_score

# 获取数据
# X为样本特征,Y为样本簇类别, 共1000个样本,每个样本4个特征,共4个簇,
# 有多少样本 n_samples
# 有几个特征 n_features
# 簇中心在[-1,-1], [0,0],[1,1], [2,2]
# 簇方差分别为[0.4, 0.2, 0.2, 0.2]
# 随机数种子 random_state
X, Y = make_blobs(n_samples=1000, n_features=2, centers=[[-1, -1], [0, 0], [1, 1], [2, 2]],
                cluster_std=[0.4, 0.2, 0.2, 0.2],
                random_state=9)

# 模型训练
# n_clusters表示聚类中心数量
estimator = KMeans(n_clusters=5, random_state=2)
y_pre = estimator.fit_predict(X)

# 模型可视化
plt.scatter(X[:, 0], X[:, 1], c=y_pre)
plt.show()

# CH方法评估聚类分数
print(calinski_harabaz_score(X, y_pre))

结果:

20211028175647

三.聚类算法实现流程

1.k-means其实包含两层内容:

K: 初始中心点个数(计划聚类数)

​means: 求中心点到其他数据点距离的平均值

2.k-means聚类步骤

  • 事先确定常数K,常数K意味着最终的聚类类别数;

  • 首先随机选定初始点为质心,并通过计算每一个样本与质心之间的相似度(这里为欧式距离),将样本点归到最相似的类中,

  • 接着,重新计算每个类的质心(即为类中心),重复这样的过程,直到质心不再改变

  • 最终就确定了每个样本所属的类别以及每个类的质心。

20211029150355

3.小结

kmeans由于要计算质心到每一个样本的距离,所以其收敛速度比较慢。

四.模型评估

1.误差平方和(SSE \The sum of squares due to error)

20211029163215

SSE图最终的结果,对图松散度的衡量.(eg: SSE(左图)<SSE(右图)

SSE随着聚类迭代,其值会越来越小,直到最后趋于稳定

20211029163642

如果质心的初始值选择不好,SSE只会达到一个不怎么好的局部最优解

20211029163755

2.“肘”方法 (Elbow method) — K值确定

对于n个点的数据集,迭代计算k from 1 to n,每次聚类完成后计算每个点到其所属的簇中心的距离的平方和

平方和是会逐渐变小的,直到k==n时平方和为0,因为每个点都是它所在的簇中心本身

在这个平方和变化过程中,会出现一个拐点也即“肘”点,下降率突然变缓时即认为是最佳的k值,所以在拐点选取K值比较合适。

决定什么时候停止训练呢?在增加分类无法带来更多回报时,我们停止增加类别。

20211029164109

3.SC轮廓系数法(Silhouette Coefficient)

结合了聚类的凝聚度(Cohesion)和分离度(Separation),用于评估聚类的效果。​取值为[-1, 1],S的值越大越好

20211029164936

目的:

内部距离最小化(a越小越好),外部距离最大化(b越大越好)

4.CH系数(Calinski-Harabasz Index)

类别内部数据的协方差越小越好,类别之间的协方差越大越好(换句话说:类别内部数据的距离平方和越小越好,类别之间的距离平方和越大越好)。

tr 为矩阵的迹

Bk 为类别之间的协方差矩阵

Wk 为类别内部数据的协方差矩阵

m 为训练集样本数

k 为类别数

20211029165506

那什么是迹,代表什么?

矩阵的对角线(迹)可以表示一个物体的相似性

20211029165801

CH需要达到的目的:

​用尽量少的类别聚类尽量多的样本,同时获得较好的聚类效果。分数s高则聚类效果越好。

五.算法优化

1.k-means算法小结

优点:

​1.原理简单(靠近中心点),实现容易

​2.聚类效果中上(依赖K的选择)

3.空间复杂度o(N),时间复杂度o(IKN)

N为样本点个数,K为中心点个数,I为迭代次数

缺点:

​1.对离群点,噪声敏感 (中心点易偏移)

​2.很难发现大小差别很大的簇及进行增量计算

​3.结果不一定是全局最优,只能保证局部最优(与K的个数及初值选取有关)

2.Canopy算法配合初始聚类

通过绘制同心圆,进行k值选择筛选,需要确定同心圆的半径t1、t2。

2.1实现流程

20211029172717

2.2优缺点

优点:

​1.Kmeans对噪声抗干扰较弱,通过Canopy对比,将较小的NumPoint的Cluster直接去掉有利于抗干扰。

​2.Canopy选择出来的每个Canopy的centerPoint作为K会更精确。

​3.只是针对每个Canopy的内做Kmeans聚类,减少相似计算的数量。

缺点:

​1.算法中 T1、T2的确定问题 ,依旧可能落入局部最优解

3.K-means++

对距离平方进行求解,保证下一个质心到当前质心,距离最远。kmeans++目的,是让选择的质心尽可能的分散。

20211030100626

如果第一个质心选择在圆心,那么最优可能选择到的下一个点在P(A)这个区域

20211030101338

4.二分k-means

通过误差平方和,设置阈值,然后进行划分。

4.1实现流程:

1.所有点作为一个簇

2.将该簇一分为二

3.选择能最大限度降低聚类代价函数(也就是误差平方和)的簇划分为两个簇。

4.以此进行下去,直到簇的数目等于用户给定的数目k为止。

20211030103214 20211030103230

4.2隐含的一个原则

因为聚类的误差平方和能够衡量聚类性能,该值越小表示数据点越接近于他们的质心,聚类效果就越好。所以需要对误差平方和最大的簇进行再一次划分,因为误差平方和越大,表示该簇聚类效果越不好,越有可能是多个簇被当成了一个簇,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对这个簇进行划分。

二分K均值算法可以加速K-means算法的执行速度,因为它的相似度计算少了并且不受初始化问题的影响,因为这里不存在随机点的选取,且每一步都保证了误差最小。

5.k-medoids(k-中心聚类算法)

K-medoids和K-means是有区别的,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中心点的选取

K-means中,将中心点取为当前cluster中所有数据点的平均值,对异常点很敏感!

K-medoids中,将从当前cluster 中选取到其他所有(当前cluster中的)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的点作为中心点,即从当前点选择中心点(质心)进行判断。

20211030104841

算法流程:

( 1 )总体n个样本点中任意选取k个点作为medoids

( 2 )按照与medoids最近的原则,将剩余的n-k个点分配到当前最佳的medoids代表的类中

( 3 )对于第i个类中除对应medoids点外的所有其他点,按顺序计算当其为新的medoids时,代价函数的值,遍历所有可能,选取代价函数最小时对应的点作为新的medoids

( 4 )重复2-3的过程,直到所有的medoids点不再发生变化或已达到设定的最大迭代次数

( 5 )产出最终确定的k个类

k-medoids对噪声鲁棒性好。

6.Kernel k-means

kernel k-means实际上,就是将每个样本进行一个投射到高维空间的处理,然后再将处理后的数据使用普通的k-means算法思想进行聚类。

20211030104933

7.ISODATA

动态聚类,可以更改k值的大小。 类别数目随着聚类过程而变化;

对类别数会进行合并,分裂,

“合并”:(当聚类结果某一类中样本数太少,或两个类间的距离太近时)

“分裂”(当聚类结果中某一类的类内方差太大,将该类进行分裂)

8.Mini Batch K-Means

适合大数据的聚类算法

大数据量是什么量级?通常当样本量大于1万做聚类时,就需要考虑选用Mini Batch K-Means算法。

Mini Batch KMeans使用了Mini Batch(分批处理)的方法对数据点之间的距离进行计算。

Mini Batch计算过程中不必使用所有的数据样本,而是从不同类别的样本中抽取一部分样本来代表各自类型进行计算。由于计算样本量少,所以会相应的减少运行时间,但另一方面抽样也必然会带来准确度的下降。

该算法的迭代步骤有两步:

(1)从数据集中随机抽取一些数据形成小批量,把他们分配给最近的质心

(2)更新质心

​ 与Kmeans相比,数据的更新在每一个小的样本集上。对于每一个小批量,通过计算平均值得到更新质心,并把小批量里的数据分配给该质心,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,这些质心的变化是逐渐减小的,直到质心稳定或者达到指定的迭代次数,停止计算。

9.总结

20211030105434